134196 发表于 2019-12-13 14:25:48

广交会后公司分配的名片如何跟进


广交会正在进行中,有的公司第一阶段的已经参加好了。在广交会上想必都能收获不少的名片,有的公司会在展会后分配一下名片,那么如果不是自己接待的客户,或者自己没有去参展的业务员,面对这些分配的名片怎么跟进呢?

邮件如何写?
给你的名片基本上都是一些信息不是很全面的,有些就简单的在本子上一笔带过,都没有写产品,毕竟是分配给你的,好的同事老板都自己留着了。这是大部分人比较头疼的问题,拿到一个展会名片感觉和网络写开发信一个样,那么展会就变成了一个收名片工具了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要是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开发信的方式发,那么肯定就变成了一封开发信,没准客户没有读就已经扔到垃圾箱了。

如果是这样,那么干嘛不买些客户名单,要知道一个花费10万的展位,公司如果总共能拿到100个潜在老外客户的名片就已经算不错的了,一张名片价值就是几千块。

因为展会你知道了客户曾今一段时间的行踪,知道他来过你们摊位,什么展会上来的,叫什么,而这个事情客户也是知道的,他不会完全没有印象。这样聊的事情就有了共同点,而不是完全无厘头的搭讪了。
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?标题怎么写呢?

Hi Mr/Ms XXX, this is XXX ,we met in XXX fair, sells XXX products.

客户名+展会名+产品+你的名字

客户看到了,他会想“确实是写给我的,而且我确实到过这个展会,这个产品又是我感兴趣的,虽然说不知道那个人是谁,但是肯定是要看一看的”。要是你得到的名片都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公司的产品,还是一些泛一点的客户。展会上也有乱转的客户。那么你为了让回复率高一点,不知道产品也没事,就客户名+展会名+你的名字就可以了。



即时通讯工具上如何联系

加上了wechat 和 whataspp怎么聊?如果加上了,第一句问好,第二句就开始推销我们的产品?恐怕客户会很反感吧。

如果你wechat上突然冒出一个人来,直接就打了个招呼就向你发产品,你肯定烦,没准还会直接拉黑他。不信?等到下次有个V商加你的时候你就知道了。

但是认识的人就会不一样一点,建议我们刚开始加他聊的时候一定是先认识对方套近乎开始的。

加上他后说,Hello Mr/Ms XXX, how are you. We met ni XXX fair. 你可能会说我没去展会啊,说we met in XXX 展会可以吗? 没有关系,我们要知道展会3天,客户转过的摊位有成百上千家,而且回国再飞个几万公里,早就已经晕头转向了。

我们老业务员都友经验,在展会上有时你们聊了好长时间的客户,居然发邮件,发消息给他说你是谁,不认识了。

所以说不管你自己有没有去展会,都是一样的,就算你去过展会还是这样发的,同样的消息内容,客户都晕晕乎乎的没什么印象,有什么关系呢?

即使有的客户表示他记性很好,肯定没见过你,这个时候就可以表示可能自己记错了,公司回来之后统计了一遍名片弄混了,但是你自己确实是这个公司的一员,并且可以传给他公司的参展照片。

跟进的话题

标题是让客户打开邮件的关键,内容就是让客户回复你的关键。

内容怎么写呢?内容也是很简单的,内容首先告诉客户,thank you for visiting our booth at XXX fair,首先是感谢客户的来访,接着,告诉客户展会上你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,我们也谈了好久,请问后来你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呢?

最近是否在国内(如果一回来公司就给你名片让你跟进的话),希望能够见面,下一封邮件我会发送你的名片,以及我们在展会上谈的内容本子上记录的,和你们展厅的照片,以及当时你比较感兴趣的产品图片。

接着第二封邮件就发送这些图片,并且告诉他在展会上因为有一些不方便,所以价格等细节还是要好好的再沟通一下,期待他的回信。

建议以后参展的时候大家都要让业务员用英文记录,这样后期跟进的时候直接发送谈判内容的照片给客户让他有点印象,而且感觉你们公司把谈的内容都以文字内容纪录下来了,能够说话算话比较值得信赖,要是你写中文的话这个步骤就没法实现了。

第一封邮件不发送附件,就是为了防止邮件到客户垃圾箱里。并且多封邮件能够多一个曝光量,何乐而不为呢?


当然了,有时候仅仅凭借一两封邮件可能他会不回你,所以我们要持续不断的跟进后来半年到一年左右才回复才成交的。无论是网上来的询盘也好,展会上的客户也好,千万不要只跟进一遍,而是应该一遍一遍的跟进。

注意跟进的筛选

展会上的客户,主要分为这几类1/当前已经签单的客户 2/深入沟通记录详细的 3/对价格有异议的 4/仅仅交换了名片要了资料的

如果你自己没参加展会的,是分配给你的名片,那么大多属于最后一类,拿到手先重新分析过,因为上面的可能是同事为了交名片的时候好看一些,乱记的。先看抬头,如果是设计师之类的就先放在一边。

展会名片=潜在客户
展会来的客户和网上找的客户区别在哪里呢?展会上客户已经面对面和你们公司有过接触,在展会上见过你们公司,信任感就比较强,在他要下单的时候,因为知道你们是正规公司就能比网上存粹联系更容易决定下单。


如果分析后是自己行业的客户,是在经营自己公司的产品的,那么就要当作跟进的重点,至少要跟进10次以上。

开发同类客户群体

展会上收集到的名片基本上信息都是比较全面的,有公司名称,地址,客户名字职位以及网站,邮箱等等详细信息,我们可以试想下客户所在区域肯定是还有相同类型的目标客户,周边不可能只有他一家做这个产品的客户。

特别是一些不是特别大的地区,或者是相对本国贸易链条不是很完善的地带,具有采购权的就那么几家,如果我们建立了合作价格就牢牢的控制在我们的手里。
那如何开发名片客户该地区同类客户群体,以下图名片为例
https://bbs.fob5.com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910/29/092408m77bboi70i3hvo9g.png

首先我们在tulingsou谷歌地图上找到该公司,在软件内定位客户详细地址,输入该客户公司名称进行搜索,即可把这家公司给搜索到,挖掘的邮箱和名片邮箱一致,并且挖掘到该公司其他联系邮箱,如下图所示:
https://bbs.fob5.com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910/29/092450ie2v13dd29v2y922.png

进一步判定客户类型,进行同类型客户查找,首先我们分析客户是做Audio visual equipment,我们获取到这个,即可获取该客户 地区同行,接下来可以针对这些同类客户群体开发了。
https://bbs.fob5.com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910/29/092506wzgl8la7qahzw6av.png

我们可以对某个市场进行精准的分类采购商开发,这意味我们可以将这个市场同类型客户都找到。我们会产生一对多的局面,而不是像现在采购商和我们是一对多的关系。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广交会后公司分配的名片如何跟进